发病原因:
腐蹄病属于急性传染病中的一种,如果没有及时采取适当的控制,能够导致畜群全部被感染,甚至能够使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小畜群也受到感染。该病通常在既高温且多雨的季节发生,阴雨天气更容易发生。
1、饲养管理。畜群饲喂的草料中具有不平衡的钙、磷比例,造成角质蹄疏松,从而导致蹄部发生变形;圈舍和运动场地面过于泥泞,且没有及时进行清理,在低洼沼泽进行放牧,导致蹄部经常浸泡在粪尿或泥浆中,从而引起局部组织发生软化而容易被病菌感染;蹄部和蹄间软组织被枯草杆、石子、铁钉、玻璃碴等异物刺伤而引发该病。
2、细菌感染。坏死梭杆菌和节瘤拟杆菌是该病主要的感染病菌,尤其是羊在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,导致其蹄部抵抗力明显降低,从而非常容易感染坏死杆菌。虽然腐蹄病经过治疗痊愈后,尽管基本上不会遗留损害,但该菌依旧能够保持数月具有活力,这也是腐蹄病难以被消灭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预防:
1、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。
2、做好夏季防雨措施,并及时清除厩舍中的粪便,烂草、污水等,保持环境干燥、清洁。
3、合理分群,圈舍中密度不能多高,要有充足的活动环境、区域。
4、放牧的羊群,应在舍前设置消毒池,使畜群每天出入时洗涤消毒蹄部2次-4次。
治疗:
除去坏死组织,彻底消毒,修削坏蹄,扩大蹄底腐败孔,排尽孔内渗出液,彻底挖除腐败坏死组织,须挖到流出鲜血为止。然后进行消毒。深部腐烂者,在彻底挖除坏死组织后,可用纱布堵塞,外系蹄绷带,1-2周更换绷带一次,到孔口愈合。或者用蒸馏水清洗后,再用3%的过氧乙酸或是30%的双氧水清洗,然后包扎。病情严重者,可结合全身进行药物治疗。
上一篇: 乳房炎的治疗